081400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學科培養的學術碩士研究生應掌握土木工程學科領域紮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了解本學科的現狀和發展趨勢,著重研究解決建築🛝、地下🎀🥝、隧道🔋🗒、橋梁、道路及水工等結構分析和設計的基礎理論、計算方法及其工程應用3️⃣,並具有一定的工程實踐能力;具備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作風,初步具備獨立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能較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具有較高的外語寫作能力和國際學術交流的能力📇,能從事教學🚣🏽♂️、設計或其它工程技術實踐等工作,能獨立解決工程實際問題。
在學科帶頭人葉誌明教授的帶領下,土木工程系現擁有“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學術碩士學位授予權以及“建築與土木工程領域”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在結構計算理論與工程應用、結構抗震減震及控製、風工程👰🏼😶、飽和/非飽和土的基本特性及理論模型、巖土結構變形機理及加固技術、港口工程與水工結構、混凝土及鋼結構、地下空間結構和土木工程材料等領域有著較強的師資力量和科研實力🧑🏿🏭,擁有多名高聲譽專家學者,與國內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機構(如美國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加拿大University of Manitoba⁉️、英國Aston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Exeter🕞🕎、澳大利亞University of Newcastle和日本名古屋工業大學等)有長期的合作關系🧘🏼♎️,共同完成多項合作研究項目。與國有大型企業聯合組建“万达娱乐-上海城建(集團)公司建築產業化研究中心”以及“上海建築信息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重點加強建築信息化和綠色建築的研究和應用,形成了隧道及地下工程變形機理及控製技術科研團隊;依托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形成核反應堆抗震研究和技術服務科研團隊以及依托上海地下空間設計研究院💲,形成基於BIM平臺的建築結構全壽命分析與設計科研團隊。學科緊密結合國家和上海市的經濟發展🏃🏻♀️✤,在民用及工業建築、橋梁隧道、防災減災🧘🏿♀️、結構修復與加固、港口工程、再生建築材料及優秀歷史建築保護等工程領域的研究和應用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豐富科研成果。
結構工程學科具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高🫙、年青化、研究力量強的學術團隊,若幹教授在相關領域享有很高學術聲譽。其中🚴🏼♀️,博士生指導教師、教授15名,副教授(副研究員)20名🖐🏼,其中🙆🏽♂️📎,洪堡基金歸國人員1人🦺,具有海外留學、工作經歷的21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8人。另有高級實驗師2人、博士2人👊🏿,形成了精教學、善科研的“雙高型”師資隊伍🪘。學科擁有集教學與科研一體的實驗室和若幹結構分析軟件𓀕,其中部分實驗設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013年~2018年中,獲國家自然科學面上和青年基金項目分別為16項和5項,博士點基金2項以及7項上海市科委項目🏄🏻♂️🍄🟫。在國內外權威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689篇,2篇ESI高倍引論文🤹🏻♂️👠;出版專著、教材5部,先後獲專利授權76項,其中發明專利授權31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45項😦;科研項目到帳經費5089余萬元🦹🏼,其中縱向課題經費到帳2459余萬元🧑🏽🍼;先後獲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上海市自然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上海市自然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這些科研成果成功應用於建築與土木工程相關行業的實際工程🧒🏼🛎,獲得較高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為相關技術規範的製定和投資決策提供了可靠的理論依據🤞。
在教育教學方面,註重人才的全面培養👩🏻🍳,註重科研與教學的相互統一🍥、相互支撐與促進🤴🏿,曾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上海市教學成果特等獎、一等獎和國家精品教材等,現擁有一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門國家級精品課和2門上海市精品課程,為高質量人才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依托上海城建集團、上海市閘北區房管局和上海上大建築設計有限公司(土建甲級)等實踐基地,本科學碩士研究生強調專業理論與應用實踐的結合🦹🏻♂️,以重要的實際工程為背景🧑🏼,結合工程中所出現的重大技術及其理論問題進行研究分析🖤,著重培養研究生獨立解決和處理實際工程問題的分析研究能力♟,使研究生具有廣博的專業理論基礎及一定的工程應用經驗,最大限度地開拓研究生的創新能力。
學 製:2.5年
研究方向:
01.(全日製)結構計算理論與工程應用
02.(全日製)工程設施抗風👨👦、抗震、減震與防災
03.(全日製)結構振動控製✊🏻、健康監測
04.(全日製)巖土結構變形機理及加固技術
05.(全日製)飽和/非飽和土的基本特性、理論模型及應用
06.(全日製)港口工程與水工結構研究
07.(全日製)橋梁、隧道的性能分析及其設計
08.(全日製)土木材料斷裂、損傷及裂縫控製
09.(全日製)結構損傷識別與加固技術
10.(全日製)環境巖土工程
11.(全日製)城市道路與橋梁設計理論及方法
12.(全日製)計算機圖像技術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
13.(全日製)土-樁-結構的動力相互作用及其應用
14.(全日製)結構優化、可視化設計及計算機輔助設計
15.(全日製)新型生態型道路材料的研究
16.(全日製)BIM與建築信息管理技術
指導教師🧘🏻♂️:
葉誌明教授🦶🏿、徐旭教授、劉文光教授、楊驍教授、張孟喜教授、朱傑江教授、李春祥教授、孫德安教授、徐金明教授、彭妙娟教授🤡、秦愛芳教授、劉飛禹教授👼🏻、武亞軍教授及28名副教授👨🏻🦽➡️👵🏿、副研究員和高級實驗師等👩🏽🚒。
招生人數🐙:詳見万达計劃匯總表
考試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3.301數學一
4.885結構力學
5.復試科目:專業英語、混凝土結構和土力學
備 註:
本專業在土木工程系培養🧕🏽。